文章切實的反映業界現況,請各位想投身設計界的三思再三思,各位所想像穿著光鮮亮麗、打扮入時、塗塗畫畫按按滑鼠就能畫出一台又一台的iPhone5678、帥氣的提案、豐富的社交圈、絢爛的夜生活,那只有在電視裡看的見。事實上卻是往往加班到很晚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用憔悴的臉提案發表還要擔心會不會被台下的長官幹爆、可能還要跑跑工廠搞的滿手油污、好處是身上不用擦香水就有香.............蕉水味、畫3D畫到手半殘(真人真事)、豐富的社交圈(工廠大哥A 工廠大哥B 工廠大哥CDEFG....)、也當然很少有夜生活,因為都拿去加班了。
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升官發財請走他路。
---以下為轉貼全文---
.
.
.
這是一篇以工業設計師身份所撰寫的文章,所以基本上是以工設為中心往外看,這陣子跟網路上的朋友做了一些約定,加上本來就有想要把我這些年所知道的,跟大家分享一下的想法,所以有了這邊5000多字的文章,如果你已經是設計師,那你大概不用看,這是專門寫給想要轉進設計行業,尤其是工設,以及想念工設的人的一封信,希望對各位有點幫助。
---------------本文-------------------
我一直很想寫篇阻止人們進入設計領域工作或唸書的文章,如果你滿腔熱血,對設計充滿嚮往,非進設計業不可,那麼我想說服你不要進設計業,我不會跟你說只要你邊從事其他工作邊學學軟體或補補習,就可以踏進這個圈子,如果你真的有破釜沉舟的決心,那麼我想早點知道所謂的事實對你才是最大的幫助,如果你充滿疑惑,到處問人,卻得不到解答,那麼請繼續看下去。
如果你什麼都不管,只是矇著眼,覺得這是個好玩的行業,自認為很有熱誠就想轉行過來,那麼請直接看最後一行吧。
「我學photoshop,我是平面設計師」、「我學autocad,我是產品設計師」
這種軟體教學標榜著成為設計師的養成班,討論區想要轉行到設計相關工作的文章,早變成固定文章,被教壞的人一股腦的想要鑽近這個窄門,不過卻不知道為什麼要進來,我可以很誠實的告訴你有「我想成為設計大師」、「我想成為xx設計的知名設計師這種想法的人」,不要來亂攪和,有"我想創作,我想創造自己的東西」的想法的人,你要重新整理一下,好好想想,再決定要不要毅然決然投身這個小圈子。
這十年來,國內各校所開辦設計相關學系的系所,大概增加了原來的兩倍有餘,在這兩三年左右,大部分的新系所開始有畢業生,所以設計相關畢業生的人數一下子增加幾倍,在筆者高中要畢業時,高中應屆全校只有我一個人唸設計相關系所,那時是少數人,精英都集中在各個學校,每屆學生都有些很棒的學生,彼此互相激盪,我們常常說班風校風,靠的就是這些學生彼此激盪,良性競爭來提高水準,現在因為校系過多,這種人才被分散了,雖然有能力有天份的人數沒有變少,但是激盪的強度變弱,整體的水準被整個往下拖,連帶業界不願意錄用剛畢業的人,因為太多雜魚,光是花在面試的時間成本就非常浪費,一週面試兩到三人,已經是最大限度,你知道每天有多少人應徵設計工作?
有財力挑選的公司,他們要的人,是已經通過業界窄門的挑選,能夠對公司立刻有幫助的人,或是經過設計師介紹,能力有一定以上的人,光是筆者所工作的公司,在找工作旺季,每天會收到超過20份的履歷,這還是保守的估計,一天要超過40份也不奇怪,所以我要說,拜託不要來唸設計,想要玩要混的,別來亂了,自以為是的,別來亂了,想要當大師的,別來亂了,有太多太多有天份有能力的人,有熱情的人,已經投入無數的時間心力在這個地方,你有什麼資格,連起步都還沒有,就自認可以超過這些人?說大話之前,先秤秤自己的斤兩吧。
在大約10年以前,你聽過大多數品牌公司都沒有所謂的設計師,他們的案子都是外包給設計公司,為什麼?因為這些的品牌,都還沒有足夠的能量在市場上闖出太大的名號,沒有自己的設計團隊,設計公司就是靠這些案子賺錢的,大約在六、七年前,台灣有越來越多的公司投身品牌經營,越來越多大型案子被釋放的設計產業,這段時間,是台灣設計公司的黃金年代,設計公司接下大案子,賺進不少錢,原有設計公司在這個時期賺進一些資本,積極擴張,很多設計公司也在這時成立,前景看好,政府也積極鼓勵品牌投資,提倡設計以支持未來拓展品牌所需的設計人才,看起來好像不錯,不過很可惜的事實並非如此,擁有品牌的公司,開始積極招兵買馬,成立專屬的設計團隊,他們有錢也有更多資源,輕易的從設計公司挖走大量的資深設計人員,這造成了設計公司莫大的無形損失,還不只如此,品牌公司從此以非常快的速度,抽走大型設計外包案,幾乎在兩年內,所有大型設計案消聲匿跡,但是設計公司已經因為預期會繼續成長而擴張,現在突然失去主要資金來源,因此造成大崩盤,再加上當時出現了惡性發包設計案的一個大事件,這就是這三年來非常非常有名的設計公司倒閉潮,其中不乏創立十多年的老牌設計公司。如果加上停止設計公司業務,尋求轉型或是苟延殘喘的設計公司,你無法想像設計公司這三年是多麼的慘淡。
更糟糕的是,這其實只是影響整個台灣設計業結構的開始,下至教育體系,人才養成,上至產業徵才,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設計公司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因為設計公司是優秀設計師養成的極佳場所,為什麼?第一,設計公司釋出的實習機會向來是提升學生水準,提早讓學生與業界接軌的一個最好場所,甚至是工讀的機會也讓想要轉業近來的外系生,有嚐試以及學習磨練的地方;第二,因為設計公司擁有較多接觸不同類型設計案,或是不同產業設計案的地方,以工業設計來說,你有機會設計家電,3C用品,也有機會設計家具,生活用品,這種多元環境是適合一個資深設計師養成的,單一品項的訓練,很容易讓人麻木,思想僵化,試想當你第一年進公司,做了好幾個手機設計案,開始沾沾自喜,但是過了一年以後,你還是只有手機設計案可以做,你還能畫出多少東西?這也是很多專一在單一產業的設計師常遇到的,但是不可否認,有些東西需要深入研究才能作的更好,所以在設計公司呆過2~4年,再轉身投入喜歡的單一產業的例子不在少數,這樣可以讓你在多元的環境,學習接觸各類產品後,再決定你是否有對單一品項情有獨鍾,實際接觸業界的設計,畢竟跟在學校天馬行空的設計有很大差別,不要以為你在學校覺得有興趣的產業,跟你真正工作後待的產業,是一樣的,雖然這只是一般的例子,很多人並不走這條路,但是不能否認的,這條道路是支持整個產業結構很重要的一環。
設計公司能負擔的薪水有限,被挖走資深設計師後基本上會尋求培養剛畢業的學生的方式,來擔任公司新的設計師,品牌業界 (OBM),或是ODM業界,則肯投入更多財力來請設計公司出身的資深設計師,這是一般的狀況,所以你會發現除非你很有才華,不然剛畢業的大都只能進設計公司,或是只能在中小企業擔任所謂的"孤單"設計師,絕大部分,都是轉行去產品企劃,行銷企劃,pm(project manager)或是完全不相干的工作為主,所謂的"孤單"設計師,就是中小企業想要走品牌或是提高商品水準的公司,不想花大錢請設計公司設計,就每個月花個三萬不到,自己請一個,我稱之為"孤單"設計師,這些人大多數是剛畢業,沒什麼實務經驗,馬上就被推上火線,很容易做不好被罵,達不到老闆預期,或是缺乏跟其他設計師討論的機會,很多人在這裡掙扎,當然也有人很閒,公司不知道要給他什麼工作,領還ok的薪水,沾沾自喜,不過在我看來這樣才是最糟糕的,有能力的人遇到這種狀況,就得靠自己去充實,延伸觸角,而得過且過的,不提也罷。
但是這樣的狀況,並不完全是一攤死水,事實上存活下來的設計公司,都在積極尋求轉型,目前台灣能夠繼續成長的設計公司,總共有兩大類,第一類是積極拓展國外辦事處或分公司,能夠接到國外的案子,目前台灣還有可以接到大陸,中亞以及一部分歐美等地方的外包案,少數大型設計公司把設計公司本質強化,甚至成立行銷企劃顧問部門,承接更大型的設計案,與中小型設計公司做區別,不過這類公司少之又少,其實就只有那一兩家稱過這幾年的倒閉潮,成功拓展國外承接案的業務,在來,就是目前最流行的小自由品牌,多數都已生活趣味用品為主,想學泰國設計的模式,來尋求出路,可惜差異在於泰國是由國家支持,台灣的生活創意用品品牌,可替代性太高,功能性太低資金投入非常有限,常常流於地區行銷,要知道開一附模具量產,你合作的塑膠射出工廠,是不會接五百一千的訂單的,沒有辦法拓展國際行銷的這些公司,單純的只靠創意和好玩主打,目前幾乎都是正在努力,或是已經失敗,不過少數跟貿易公司結盟,以及在倒閉潮前就已積極轉型耕耘多年,以實用性產品主打的自由品牌或合作品牌,也有少數打出不錯成績的案例,這些實例,我就不一一舉出,以免影響一些公司聲譽,這是筆者不想淌的混水。
在設計相關業界,出路如何,我想這是大家都關心的,畢竟不是每個人家裡都有錢讓你慢慢磨,在設計科系每屆畢業生中,我不說該年求職狀況,因為不準,而是在三年後有多少人成功在純設計業生存?保守估計是1/3,我保證只會更少不會更多,有太多人投了7~80封履歷,得到兩三個面試機會,然後0.5個人得到了這份工作,這就是這一兩年的狀況,其他的人轉到企劃行銷或是管理之類的領域,就純設計業來說,這已經超過了市場容忍的規模,業界不但沒有因為應徵人數變多,而有更多選擇,反而挑不出幾個能用的人,並且投入過多的時間成本去面試,造成當下靠"介紹"為主的找人方式,另外南北失衡同樣非常嚴重,我之前與南部設計公司的老闆閒聊,現在設計系畢業生,不願意在南部工作,覺得南部資源少,或是崇尚台北的花花世界,造成有職缺要應徵新的設計師卻非常難找,往往地點一貼出來,對方就打退堂鼓了,這種雙重影響造成北部設計公司要找人根本無從挑起,南部卻找不到設計師,這其實是很可悲的,政府幾年來投入的經費和力量,讓大眾知道了設計的重要,卻讓人才供應結構更加脆弱,這是你我都始料未及的。
筆者認為,成立類似醫學院管制畢業人數的系統,有效控制每年的畢業人數,讓有能力的人能夠更集中,才能提高良性競爭的層級,讓學生不是混一混就可以畢業,讓想念設計系的學生,多想一想,不要什麼都不知道就去讀,然後發現自己沒有這方面才能或是熱情,要更加提供真正產業的訊息,輔導想進這個圈子的高國中生以及外系轉系生,否則,現在這樣的狀況,只會越來越糟。
目前的狀況是,大批自認之前走錯路的人,想要擠進設計這個原本就已經很窄的小門,讓補習班有機可趁,時下廣告的的各種養成班,很多給了不對的資訊,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教你軟體的人,他根本沒在這個圈子呆過的人很多,他教你是因為他在其他圈子專長於這個軟,
於是乎,作動畫的教你用3D max蓋產品3D,工程師教你用autocad作設計,插畫家教你用photoshop作平面設計的不少,他們不是不會教或不會用這些軟體,只是教的方向錯誤,3D max不是拿來蓋產品3D的,autocad很少在用了,AI才是主要拿來做平面設計的。
更多的人對這個圈子過度憧憬,認為這是一個不拘束的環境,或是可以做自己想做東西的地方,不過絕大多數的人,一樣是被老闆壓死,被客戶改死,或是自我放棄,變成一個畫圖機器,別作夢了,醒醒吧,這是一個要賺錢的產業,不會跟你去其他的工作有太大本質上的不同,只是內容不同,少數真正有想法有能力的設計師,也都是努力突破,尋求出路,他們前仆後繼,切身在追尋理想,不過很可惜的是,這些人當中也沒有出現所謂的公認的大師,想要當大師的,你還是別來吧!!
"事實上,也從來沒有哪位大師,他的志願是要成為大師的"
當然,並不是每個轉進設計科系的人都是想從事純設計,很多人真正的興趣在行銷與企劃或是專案管理與教育,如果你想從事這些工作,讀設計科系也是不錯的選擇,因為你可以在這邊學到創意思考,如何讓一個有形或無形產品無中生有,如何在團隊中分工合作,互相掌控進度,這些觀念都是企劃行銷會用到的,,這些行業和工作都很棒,甚至比純設計師更有發展,不過怕的就是你沒有認清自己,自以為純設計才是最好的,要跟人家去擠那個可能不屬於你的道路,自己跑去當人家所謂的雜魚,說穿了不要太嚮往什麼光鮮亮麗的設計工作,這裡其實跟其他產業沒什麼不同,沒有什麼比較好或比較差的地方。
事實上我個人建議想走產品行銷企劃類的人,又非設計相關系所的學生,可以去讀設計研究所,因為這樣的道路就我所知其實是很不錯的,但是你想進純設計的業界,要從外系直接轉到設計研究所的方式,個人實在不是很建議,因為基本上研究所是不會教你所謂的專業技能的,他們教你的是如何尋找對的問題以及尋找議題,告訴你可以利用哪些工具,以及如何找尋答案,我看過很多失敗的例子了,因為設計師不會幫你的手畫畫,設計方法不會幫助你更有sense,市場族群的研究分析不會讓你更有對平面或立體的架構概念更瞭解,純設計業說穿了只看三個東西,2D能力(手繪,平面電腦繪圖)、3D能力(3D modeling,空間感與立體感)以及創造力,就是如此膚淺而已,當然其實也有不少團隊有在做更深入的部份,色彩研究員,設計研究員以及專案和 Workshop的元素在業界也是很快在加入,不過要走哪個方向,一句老話,請你要好好認清自己,多做點功課。
沒錯,筆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阻止大家來讀或是轉進設計業,因為這裡真的不需要這麼多人,如果你很擔心,那你是對的,你該好好檢視自己是否有這個能力,而這樣的目標,是不是你想要的,不要輕易聽信在你耳邊煽動你用非理性的方式投入的人的建議,"think before you leap!",這並不是像你想去環遊世界這樣的事情,靠著衝動闖入這個圈子的人太多了,事實上設計也不是需要只有衝動的人,需要深思熟慮,能夠吸收各種知識,多元接觸與嘗試各種人事物的人,花點時間蒐集一下資料,多看看展覽,多跑跑圖書館或誠品看看雜誌,然後閉好自己的嘴,不要傻傻的就是說我要做設計,發表自以為是的言論,問問做過什麼功課?就是學了什麼什麼軟體,光這樣這是沒用的,但是如果你對設計是什麼完全不知道,從沒接觸過設計,說不出任何一個設計常用軟體的名子,那麼搞不好你命中注定是這塊料,就是這個圈子要找的人,如果你還是聽不懂我所說的話,你可以直接跳到最後一行。
如果看到這邊,我還是無法說服你不要塞進來設計圈,那真是可惜,我的說服力還是不夠,那麼至少在最低限度下,我想給你個忠告,你現在什麼都不是,你現在什麼成果都沒有,請去做,去實行,去學習,去打聽,放下你的身段與自尊,不要自以為是,你什麼都不會,你要戰戰兢兢,跟你身邊的人比起來,你是最糟糕的,大家都會一堆軟體了,只有你都還不會,你要迎頭趕上,你不想認輸,你在日常生活的每個地方,都開始訓練自己的腦袋,隨時保持敏銳的感覺,一點一滴去累積,慢慢堆積你的信心,有多少的努力,多少的經驗說多少的事情,發表多少的言論,千萬不要自我膨脹,請記住,不管你現在會多少東西,你都要告訴自己,"我是個什麼都不懂的人",因為只有什麼都不懂的人,剛剛入行的人,才會瘋狂的學習,像乾海綿一樣拚命吸水,哪怕你已經是資深設計師。
"stay humble, stay hungry"
總結以上,要奉勸各位,這裡不需要你,拜託你們不要來唸設計或轉來設計業,不要再來亂了,你不被設計圈的任何地方需要的,請你要搞清楚,這裡可沒欠你什麼,設計圈才是消費者,設計圈才是客人,請你拿出你的服務,不然可是沒人要買單的。
by無名的設計工作者
來源網址:ESTER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2010年10月6日 星期三
[轉貼]畢業後的五年拉開大家差距的原因在哪裡?
找工作難,找設計的工作更難,畢業至今也將近兩年快半,看著身邊設計圈子出身或有志踏入設計圈的朋友,有沈潛的、有轉進科技業,百貨零售業的、有仍在找尋目標的;當然也不乏學以致用身處工業設計,平面設計業的、學業有成,碩班畢業的、結合興趣自行開發特殊領域專用產品的、或是參加比賽得獎受邀參展從學生身份搖身一變成為人人稱羨的新銳設計師的人也是時有所聞;回想當初那個非工設不做的自己,踏進社會這個殺戮戰場後也不由得的和生活做了些許妥協,僥倖的是還能在這茫茫職海裡能靠做設計相關的工作載浮載沉,但更多人是被那無情的海浪擊沉,連讓自身發光發熱的工作機會都沒有。以往會對身邊的朋友沒有以設計為職很是可惜,但打滾一陣子才開始慢慢發現能靠一份正當的工作維持生計,用以維持自己的興趣嗜好、或是設計相關的事情而不用為此煩惱也是不錯的事。日前購買"不鳥任何人"一書中有句話很有意思:「別把嗜好變成工作。」書中的意義是若把嗜好變成工作,你就少了一個嗜好可以調劑身心;或許這句話和以往常聽到的"若興趣和工作相結合是最幸福的一件事"相牴觸但仍有它值得思考的地方。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一些人找到生活的方向和做事應有的方法,而不是盲目的踢水打轉;大家若能靜心低頭檢視自己,相信仍有許多的地方有待加強...共勉之。
---------------------------------------------------------
正如"打工皇帝"唐駿說:"我覺得有兩種人不要跟別人爭利益和價值回報。第一種人就是剛剛進入企業的人,頭5年千萬不要說你能不能多給我一點兒工資,最重要的是能在企業裡學到什麼,對發展是不是有利……"
人總是從平坦中獲得的教益少,從磨難中獲得的教益多;從平坦中獲得的教益淺,從磨難中獲得的教益深。一個人在年輕時經歷磨難,如能正確視之,衝出黑暗,那就是一個值得敬慕的人。最要緊的是先練好內功,畢業後這5年就是練內功的最佳時期,練好內功,才有可能在未來攀得更高。
出路在哪裡?出路在於思路!
其實,沒有錢、沒有經驗、沒有閱歷、沒有社會關係,這些都不可怕。沒有錢,可以通過辛勤勞動去賺;沒有經驗,可以通過實踐操作去總結;沒有閱歷,可以一步一步去積累;沒有社會關係,可以一點一點去編織。但是,沒有夢想、沒有思路才是最可怕的,才讓人感到恐懼,很想逃避!
人必須有一個正確的方向。無論你多麼意氣風發,無論你是多麼足智多謀,無論你花費了多大的心血,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就會過得很茫然,漸漸就喪失了鬥志,忘卻了最初的夢想,就會走上彎路甚至不歸路,枉費了自己的聰明才智,誤了自己的青春年華。
荷馬史詩《奧德賽》中有一句至理名言:"沒有比漫無目的地徘徊更令人無法忍受的了。"畢業後這5年裡的迷茫,會造成10年後的恐慌,20年後的掙扎,甚至一輩子的平庸。如果不能在畢業這5年盡快衝出困惑、走出迷霧,我們實在是無顏面對10年後、20年後的自己。畢業這5年裡,我們既有很多的不確定,也有很多的可能性。
畢業這5年裡,我們既有很多的待定,也有很多的決定。
迷茫與困惑誰都會經歷,恐懼與逃避誰都曾經有過,但不要把迷茫與困惑當作可以自我放棄、甘於平庸的借口,更不要成為自怨自艾、祭奠失意的苦酒。生命需要自己去承擔,命運更需要自己去把握。在畢業這5年裡,越早找到方向,越早走出困惑,就越容易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就、創造精彩。無頭蒼蠅找不到方向,才會四處碰壁;一個人找不到出路,才會迷茫、恐懼。
生活中,面對困境,我們常常會有走投無路的感覺。不要氣餒,堅持下去,要相信年輕的人生沒有絕路,困境在前方,希望在拐角。只要我們有了正確的思路,就一定能少走彎路,找到出路!
成功的人不是贏在起點,而是贏在轉折點。
不少剛剛畢業的年輕人,總是奢望馬上就能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然而,很多好工作是無法等來的,你必須選擇一份工作作為歷練。職業旅程中的第一份工作,無疑是踏入社會這所大學的起點。也許你找了一份差強人意的工作,那麼從這裡出發,好好地沉澱自己,從這份工作中汲取到有價值的營養,厚積薄發。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只要出發,就有希望到達終點。
起點可以相同,但是選擇了不同的拐點,終點就會大大不同!
畢業這幾年,我們的生活、感情、職業等都存在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未來也充滿了各種可能。這個時候,必須學會選擇,懂得放棄,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定位,使自己穩定下來。如果你不主動定位,就會被別人和社會"定型"!
可以這麼說:一個人在畢業這5年培養起來的行為習慣,將決定他一生的高度。我們能否成功,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自己對自己的評價,這就是定位。你給自己定位是什麼,你就是什麼。定位能決定人生,定位能改變命運。醜小鴨變成白天鵝,只要一雙翅膀;灰姑娘變成美公主,只要一雙水晶鞋。
人的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有夢就"會紅",愛拼才會贏。只要不把自己束縛在心靈的牢籠裡,誰也束縛不了你去展翅高飛。
現實情況遠非他們所想的那樣。於是,當優越感逐漸轉為失落感甚至挫敗感時,當由堅信自己是一塊"金子"到懷疑自己是一粒"沙子"時,憤怒、迷茫、自卑就開始與日俱增。
其實,應該仔細掂量一下自己,你是否真是金子?是真金,手中要有絕活,才能上要有過人之處才行。一句話:真金是要靠實力來證明的,只有先把自己的本領修煉好了,才有資格考慮伯樂的事情 每顆珍珠原本都是一粒沙子,但並不是每一粒沙子都能成為一顆珍珠。
想要卓爾不群,就要有鶴立雞群的資本。忍受不了打擊和挫折,承受不住忽視和平淡,就很難達到輝煌。年輕人要想讓自己得到重用,取得成功,就必須把自己從一粒沙子變成一顆價值連城的珍珠。
天有下雨與日出,人生高峰與低谷。莫為浮雲遮望眼,風物長宜放眼量。
只要拂去陰霾,就能亮出朗朗晴空。如果你在工作上有些不如意,要相信自己不會一直處於人生的低谷期,總有一天能衝破重重雲層。告訴自己:我並沒有失敗,只是暫時沒有成功!只要在內心點亮一盞希望之燈,一定能驅散黑暗中的陰霾,迎來光明。
的確,論資歷,他們是不折不扣的職場菜鳥,業務涉及不深,人脈一窮二白,在工作中經常碰壁。他們的壓力並不一定都像千鈞大石,而是像大雨來臨前的天色,灰色低沉,明明有空間,卻被灰色填滿每個縫隙,只能等待大雨傾盆之後的晴空。
"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幹得比驢多,吃得比豬差。"這是很多剛剛畢業的人喜歡用來調侃自己生活狀態的話。雖然有點兒誇張,但是,他們中的很多人的確一直都被灰色心情所籠罩--心裡永遠是多雲轉陰。記得有位哲人曾說:"我們的痛苦不是問題本身帶來的,而是我們對這些問題的看法產生的。"換個角度看人生,是一種突破、一種解脫、一種超越、一種高層次的淡泊與寧靜,從而獲得自由自在的快樂。
一位哲人說:"人生就是一連串的抉擇,每個人的前途與命運,完全把握在自己手中,只要努力,終會有成。"就業也好,擇業也罷,創業亦如此,只要奮發努力,都會成功。你是不是準備把生命的承諾全部都交給別人?
畢業後這5年,是改變自己命運的黃金時期。在最能決定自己命運時,如果還不把握,那你還要等到什麼時候呢?我的人生我做主,命運由己不由人。
不要活在別人的嘴裡,不要活在別人的眼裡,而是把命運握在自己手裡。
別說你沒有背景,自己就是最大的背景。美國作家傑克·凱魯亞克說過一句話:"我還年輕,我渴望上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永遠都是年輕人,每天都應該滿懷渴望。每個人的潛能都是無限的,關鍵是要發現自己的潛能和正確認識自己的才能,並找到一個能充分發揮潛能的舞台,而不能只為舞台的不合適感到不快。要客觀公正地看待自己的能力,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愛好冷靜選擇,盡可能到最需要自己、最適合自己的地方。
在人力資源管理界,特別流行一個說法,即"騎馬,牽牛,趕豬,打狗"理論:人品很好,能力又很強的,是千里馬,我們要騎著他;人品很好但能力普通的,是老黃牛,我們要牽著他;人品、能力皆普通的,就是"豬",我們要趕走他;人品很差能力很強的,那是"狗",我們要打擊他。
我想,剛剛畢業幾年的你,一樣胸懷大志,一樣想成為一匹被人賞識、馳騁沙場的千里馬吧?那麼,就好好沉澱下來。低就一層不等於低人一等,今日的俯低是為了明天的高就。所謂生命的價值,就是我們的存在對別人有價值。能被人利用是一件好事,無人問津才是真正的悲哀!
能幹工作、幹好工作是職場生存的基本保障。
任何人做工作的前提條件都是他的能力能夠勝任這項工作。能幹是合格員工最基本的標準,肯干則是一種態度。一個職位有很多人都能勝任,都有幹好這份工作的基本能力,然而,能否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就要看是否具有踏實肯干、苦於鑽研的工作態度了。
在能幹的基礎上踏實肯幹。
工作中,活幹得比別人多,你覺得吃虧;錢拿得比別人少,你覺得吃虧;經常加班加點,你覺得吃虧……其實,沒必要這樣計較,吃虧不是災難,不是失敗,吃虧也是一種生活哲學。現在吃點兒小虧,為成功鋪就道路,也許在未來的某個時刻,你的大福突然就來了。
能吃虧是做人的一種境界,是處世的一種睿智。
在工作中並不是多做事或多幫別人幹點兒活就是吃虧。如果領導讓你加加班、趕趕任務,別以為自己吃了大虧,反而應該感到慶幸,因為領導只叫了你,而沒叫其他人,說明他信任你、賞識你。吃虧是一種貢獻,你貢獻得越多,得到的回報也就越多。樂於加班,就是這樣的一種吃虧。
捨得捨得,有捨才有得;學會在適當時吃些虧的人絕對不是弱智,而是大智。
給別人留餘地就是給自己留餘地,予人方便就是予己方便,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傻人有傻福,因為傻人沒有心計。和這樣的人在一起,身心放鬆,沒有太多警惕,就能相互靠近。傻在很多時候意味著執著和忠貞,也意味著寬厚和誠實,讓人不知不覺站到他一邊。傻人無意中得到的,比聰明人費盡心機得到的還多。畢業這幾年,你的天空中只飄著幾片雪花,這樣你就滿足了嗎?成功需要堅持與積累,與其專注於搜集雪花,不如省下力氣去滾雪球。巴菲特說:"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的是發現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坡。"讓自己沉澱下來,學著發現"很濕的雪",努力尋找"很長的坡"。記住:散落的雪花會很快融化,化為烏有,只有雪球才更實在,才能長久。 在畢業這幾年裡,你要是能做到比別人多付出一分努力,就意味著比別人多積累一分資本,就比別人多一次成功的機會。
什麼是職業化呢?職業化就是工作狀態的標準化、規範化、制度化,即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用合適的方式說合適的話、做合適的事,使知識、技能、觀念、思維、態度、心理等符合職業規範和標準。"在每個行業裡,都有很多出色的人才,他們之所以能存在,是因為比別人更努力、更智慧、更成熟。但是,最重要的是,他們比一般人更加職業化!這就是為什麼我現在能當你老闆的原因。一個人僅僅專業化是不夠的,只有職業化的人才能飛在別人前面,讓人難以超越!"不要以為我們現在已經生存得很安穩了。對於畢業5年的人來講,一定要認清即將面臨的五大挑戰。
一、贍養父母。二、結婚生子。三、升職加薪。四、工作壓力。五、生活質量。
有的人為生存而雀躍,目光總是停在身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始無終。
有的人為發展而奮鬥,目光總是盯在正前方,每天進步一點點,堅持不懈。
畢業這幾年,不能沒有追求和探索,不能沒有理想和目標。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甘於現狀的生活就是不再前行的船,再也無法追上時代前進的步伐。一定要抓緊每一秒鐘的時間來學習,要明白學習不是學生的專利。小聰明的人最得意的是:自己做過什麼?大智慧的人最渴望的是:自己還要做什麼?
小聰明是戰術,大智慧是戰略;小聰明看到的是芝麻,大智慧看到的是西瓜。
在這個世界上,既有大人物,也有小角色,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活法,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瀟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誰也勉強不了誰。但是,小聰明只能有小成績和小視野,大智慧才能有大成就和大境界。小企業看老闆,中企業看制度,大企業看文化。
小公司與大企業都有生存之道,沒有好壞之分,但對一個人不同階段的影響會不同。
小公司肯定想要發展為大企業,這是一種目標,年輕人也要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制定目標。畢業幾年的你,是否經常會怯場或者是感到沒有底氣?居安思危絕對不是危言聳聽!此刻打盹,你將做夢;此刻學習,你將圓夢。在競爭激烈的人生戰場上,打盹的都是輸家!
每個人在年輕的時候似乎都豪情萬丈,什麼都不怕,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天想著房子、工作、養家餬口這些俗事兒,再也沒有年輕時那種敢於"上天探星、下海撈月"的勇氣了。是我們改變了生活,還是生活改變了我們?我們的思想越來越複雜,因為有了越來越多的捨不得、越來越多的顧慮,我們總是在徘徊、總是在猶豫。畢業開始一兩年,生活的重擔會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挫折和障礙堵住四面八方的通口,我們往往在壓迫得自己發揮出潛能後,才能殺出重圍,找到出路。可是兩三年後,身上的重擔開始減輕,工作開始一帆風順,我們就鬆懈了下來,漸漸忘記了潛在的危險。直到有一天危機突然降臨,我們在手足無措中被擊敗……畢業這幾年,仍然處於危險期,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好好打拼,這樣才能有一個真正的安全人生!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如果你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就不能畫地自限,而是要勇於接受挑戰。對畏畏縮縮的人來說,真正的危險正在於不敢冒險!
年輕人在社會的重壓下,適應能力已變得越來越強,只是他們不自覺地習慣被環境推著走。他們不敢冒險,怕給自己帶來終身的遺憾,於是告慰自己:"我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家人,因為我已竭盡全力。"其實,人只有不斷挑戰和突破才能逐漸成長。長期固守於已有的安全感中,就會像溫水裡的青蛙一樣,最終失去跳躍的本能。
經歷了這幾年社會生活,你應該明白:這個世界上有富也有貧,有陰也有亮,有丑也有美,到底看到什麼,取決於自己是積極還是消極。在年輕時學會勤勉地工作,用一種光明的思維對待生活,那麼,只要張開手掌,你就會發現,裡面有一片燦爛的人生。
把感恩刻在石頭上,深深地感謝別人幫助過你,永遠銘記,這是人生應有的一種境界;把仇恨寫在沙灘上,淡淡忘掉別人傷害過你,學會寬容,讓所有的怨恨隨著潮水一去不復返,這也是一種人生境界。
學會倒出水,才能裝下更多的水。從畢業那天開始,學會把每天都當成一個新的起點,每一次工作都從零開始。如果你懂得把"歸零"當成一種生活的常態,當成一種優秀的延續,當成一種時刻要做的事情,那麼,經過短短幾年,你就可以完成自己職業生涯的正確規劃與全面超越。
在職業起步的短短道路上,想要得到更好、更快、更有益的成長,就必須以歸零思維來面對這個世界。不要以大學裡的清高來標榜自己,不要覺得自己特別優秀,而是要把自己的姿態放下,把自己的身架放低,讓自己沉澱下來,抱著學習的態度去適應環境、接受挑戰。放下"身段"才能提高身價,暫時的俯低終會促成未來的高就。
年輕人從校園或者從一個環境進入一個新環境,就要勇於將原來環境裡熟悉、習慣、喜歡的東西放下,然後從零開始。我們想在職場上獲得成功,首先就要培養適應力。從自然人轉化為單位人是融入職場的基本條件。一個人起點低並不可怕,怕的是境界低。越計較自我,便越沒有發展前景;相反,越是主動付出,那麼他就越會快速發展。很多今天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在職業生涯的初期都是從零開始,把自己沉澱再沉澱、倒空再倒空、歸零再歸零,正因為這樣,他們的人生才一路高歌,一路飛揚。
在畢業這幾年裡,我們要讓過去歸零,才不會成為職場上那只背著重殼爬行的蝸牛,才能像天空中的鳥兒那樣輕盈地飛翔。請好好品味一下傑克·韋爾奇說過的一句話:"糾正自己的行為,認清自己,從零開始,你將重新走上職場坦途。" 吐故才能納新,心靜才能身涼,有捨才能有得,杯空才能水滿,放下才能超越。
歸零思維五大表現:
心中無我,眼中無錢,念中無他,朝中無人,學無止境。
年輕人難免帶著幾分傲氣,認為自己無所不能、所向披靡,其實不然,初入職場的新人還是個"嬰兒",正處在從爬到走的成長階段。在畢業這幾年裡,一定要讓自己逐步培養起學徒思維、海綿思維、空杯思維,具有這樣思維的人心靈總是敞開的,能隨時接受啟示和一切能激發靈感的東西,他們時刻都能感受到成功女神的召喚。
---------------------------------------------------------
正如"打工皇帝"唐駿說:"我覺得有兩種人不要跟別人爭利益和價值回報。第一種人就是剛剛進入企業的人,頭5年千萬不要說你能不能多給我一點兒工資,最重要的是能在企業裡學到什麼,對發展是不是有利……"
人總是從平坦中獲得的教益少,從磨難中獲得的教益多;從平坦中獲得的教益淺,從磨難中獲得的教益深。一個人在年輕時經歷磨難,如能正確視之,衝出黑暗,那就是一個值得敬慕的人。最要緊的是先練好內功,畢業後這5年就是練內功的最佳時期,練好內功,才有可能在未來攀得更高。
出路在哪裡?出路在於思路!
其實,沒有錢、沒有經驗、沒有閱歷、沒有社會關係,這些都不可怕。沒有錢,可以通過辛勤勞動去賺;沒有經驗,可以通過實踐操作去總結;沒有閱歷,可以一步一步去積累;沒有社會關係,可以一點一點去編織。但是,沒有夢想、沒有思路才是最可怕的,才讓人感到恐懼,很想逃避!
人必須有一個正確的方向。無論你多麼意氣風發,無論你是多麼足智多謀,無論你花費了多大的心血,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就會過得很茫然,漸漸就喪失了鬥志,忘卻了最初的夢想,就會走上彎路甚至不歸路,枉費了自己的聰明才智,誤了自己的青春年華。
荷馬史詩《奧德賽》中有一句至理名言:"沒有比漫無目的地徘徊更令人無法忍受的了。"畢業後這5年裡的迷茫,會造成10年後的恐慌,20年後的掙扎,甚至一輩子的平庸。如果不能在畢業這5年盡快衝出困惑、走出迷霧,我們實在是無顏面對10年後、20年後的自己。畢業這5年裡,我們既有很多的不確定,也有很多的可能性。
畢業這5年裡,我們既有很多的待定,也有很多的決定。
迷茫與困惑誰都會經歷,恐懼與逃避誰都曾經有過,但不要把迷茫與困惑當作可以自我放棄、甘於平庸的借口,更不要成為自怨自艾、祭奠失意的苦酒。生命需要自己去承擔,命運更需要自己去把握。在畢業這5年裡,越早找到方向,越早走出困惑,就越容易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就、創造精彩。無頭蒼蠅找不到方向,才會四處碰壁;一個人找不到出路,才會迷茫、恐懼。
生活中,面對困境,我們常常會有走投無路的感覺。不要氣餒,堅持下去,要相信年輕的人生沒有絕路,困境在前方,希望在拐角。只要我們有了正確的思路,就一定能少走彎路,找到出路!
成功的人不是贏在起點,而是贏在轉折點。
不少剛剛畢業的年輕人,總是奢望馬上就能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然而,很多好工作是無法等來的,你必須選擇一份工作作為歷練。職業旅程中的第一份工作,無疑是踏入社會這所大學的起點。也許你找了一份差強人意的工作,那麼從這裡出發,好好地沉澱自己,從這份工作中汲取到有價值的營養,厚積薄發。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只要出發,就有希望到達終點。
起點可以相同,但是選擇了不同的拐點,終點就會大大不同!
畢業這幾年,我們的生活、感情、職業等都存在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未來也充滿了各種可能。這個時候,必須學會選擇,懂得放棄,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定位,使自己穩定下來。如果你不主動定位,就會被別人和社會"定型"!
可以這麼說:一個人在畢業這5年培養起來的行為習慣,將決定他一生的高度。我們能否成功,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自己對自己的評價,這就是定位。你給自己定位是什麼,你就是什麼。定位能決定人生,定位能改變命運。醜小鴨變成白天鵝,只要一雙翅膀;灰姑娘變成美公主,只要一雙水晶鞋。
人的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有夢就"會紅",愛拼才會贏。只要不把自己束縛在心靈的牢籠裡,誰也束縛不了你去展翅高飛。
現實情況遠非他們所想的那樣。於是,當優越感逐漸轉為失落感甚至挫敗感時,當由堅信自己是一塊"金子"到懷疑自己是一粒"沙子"時,憤怒、迷茫、自卑就開始與日俱增。
其實,應該仔細掂量一下自己,你是否真是金子?是真金,手中要有絕活,才能上要有過人之處才行。一句話:真金是要靠實力來證明的,只有先把自己的本領修煉好了,才有資格考慮伯樂的事情 每顆珍珠原本都是一粒沙子,但並不是每一粒沙子都能成為一顆珍珠。
想要卓爾不群,就要有鶴立雞群的資本。忍受不了打擊和挫折,承受不住忽視和平淡,就很難達到輝煌。年輕人要想讓自己得到重用,取得成功,就必須把自己從一粒沙子變成一顆價值連城的珍珠。
天有下雨與日出,人生高峰與低谷。莫為浮雲遮望眼,風物長宜放眼量。
只要拂去陰霾,就能亮出朗朗晴空。如果你在工作上有些不如意,要相信自己不會一直處於人生的低谷期,總有一天能衝破重重雲層。告訴自己:我並沒有失敗,只是暫時沒有成功!只要在內心點亮一盞希望之燈,一定能驅散黑暗中的陰霾,迎來光明。
的確,論資歷,他們是不折不扣的職場菜鳥,業務涉及不深,人脈一窮二白,在工作中經常碰壁。他們的壓力並不一定都像千鈞大石,而是像大雨來臨前的天色,灰色低沉,明明有空間,卻被灰色填滿每個縫隙,只能等待大雨傾盆之後的晴空。
"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幹得比驢多,吃得比豬差。"這是很多剛剛畢業的人喜歡用來調侃自己生活狀態的話。雖然有點兒誇張,但是,他們中的很多人的確一直都被灰色心情所籠罩--心裡永遠是多雲轉陰。記得有位哲人曾說:"我們的痛苦不是問題本身帶來的,而是我們對這些問題的看法產生的。"換個角度看人生,是一種突破、一種解脫、一種超越、一種高層次的淡泊與寧靜,從而獲得自由自在的快樂。
一位哲人說:"人生就是一連串的抉擇,每個人的前途與命運,完全把握在自己手中,只要努力,終會有成。"就業也好,擇業也罷,創業亦如此,只要奮發努力,都會成功。你是不是準備把生命的承諾全部都交給別人?
畢業後這5年,是改變自己命運的黃金時期。在最能決定自己命運時,如果還不把握,那你還要等到什麼時候呢?我的人生我做主,命運由己不由人。
不要活在別人的嘴裡,不要活在別人的眼裡,而是把命運握在自己手裡。
別說你沒有背景,自己就是最大的背景。美國作家傑克·凱魯亞克說過一句話:"我還年輕,我渴望上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永遠都是年輕人,每天都應該滿懷渴望。每個人的潛能都是無限的,關鍵是要發現自己的潛能和正確認識自己的才能,並找到一個能充分發揮潛能的舞台,而不能只為舞台的不合適感到不快。要客觀公正地看待自己的能力,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愛好冷靜選擇,盡可能到最需要自己、最適合自己的地方。
在人力資源管理界,特別流行一個說法,即"騎馬,牽牛,趕豬,打狗"理論:人品很好,能力又很強的,是千里馬,我們要騎著他;人品很好但能力普通的,是老黃牛,我們要牽著他;人品、能力皆普通的,就是"豬",我們要趕走他;人品很差能力很強的,那是"狗",我們要打擊他。
我想,剛剛畢業幾年的你,一樣胸懷大志,一樣想成為一匹被人賞識、馳騁沙場的千里馬吧?那麼,就好好沉澱下來。低就一層不等於低人一等,今日的俯低是為了明天的高就。所謂生命的價值,就是我們的存在對別人有價值。能被人利用是一件好事,無人問津才是真正的悲哀!
能幹工作、幹好工作是職場生存的基本保障。
任何人做工作的前提條件都是他的能力能夠勝任這項工作。能幹是合格員工最基本的標準,肯干則是一種態度。一個職位有很多人都能勝任,都有幹好這份工作的基本能力,然而,能否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就要看是否具有踏實肯干、苦於鑽研的工作態度了。
在能幹的基礎上踏實肯幹。
工作中,活幹得比別人多,你覺得吃虧;錢拿得比別人少,你覺得吃虧;經常加班加點,你覺得吃虧……其實,沒必要這樣計較,吃虧不是災難,不是失敗,吃虧也是一種生活哲學。現在吃點兒小虧,為成功鋪就道路,也許在未來的某個時刻,你的大福突然就來了。
能吃虧是做人的一種境界,是處世的一種睿智。
在工作中並不是多做事或多幫別人幹點兒活就是吃虧。如果領導讓你加加班、趕趕任務,別以為自己吃了大虧,反而應該感到慶幸,因為領導只叫了你,而沒叫其他人,說明他信任你、賞識你。吃虧是一種貢獻,你貢獻得越多,得到的回報也就越多。樂於加班,就是這樣的一種吃虧。
捨得捨得,有捨才有得;學會在適當時吃些虧的人絕對不是弱智,而是大智。
給別人留餘地就是給自己留餘地,予人方便就是予己方便,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傻人有傻福,因為傻人沒有心計。和這樣的人在一起,身心放鬆,沒有太多警惕,就能相互靠近。傻在很多時候意味著執著和忠貞,也意味著寬厚和誠實,讓人不知不覺站到他一邊。傻人無意中得到的,比聰明人費盡心機得到的還多。畢業這幾年,你的天空中只飄著幾片雪花,這樣你就滿足了嗎?成功需要堅持與積累,與其專注於搜集雪花,不如省下力氣去滾雪球。巴菲特說:"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的是發現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坡。"讓自己沉澱下來,學著發現"很濕的雪",努力尋找"很長的坡"。記住:散落的雪花會很快融化,化為烏有,只有雪球才更實在,才能長久。 在畢業這幾年裡,你要是能做到比別人多付出一分努力,就意味著比別人多積累一分資本,就比別人多一次成功的機會。
什麼是職業化呢?職業化就是工作狀態的標準化、規範化、制度化,即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用合適的方式說合適的話、做合適的事,使知識、技能、觀念、思維、態度、心理等符合職業規範和標準。"在每個行業裡,都有很多出色的人才,他們之所以能存在,是因為比別人更努力、更智慧、更成熟。但是,最重要的是,他們比一般人更加職業化!這就是為什麼我現在能當你老闆的原因。一個人僅僅專業化是不夠的,只有職業化的人才能飛在別人前面,讓人難以超越!"不要以為我們現在已經生存得很安穩了。對於畢業5年的人來講,一定要認清即將面臨的五大挑戰。
一、贍養父母。二、結婚生子。三、升職加薪。四、工作壓力。五、生活質量。
有的人為生存而雀躍,目光總是停在身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始無終。
有的人為發展而奮鬥,目光總是盯在正前方,每天進步一點點,堅持不懈。
畢業這幾年,不能沒有追求和探索,不能沒有理想和目標。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甘於現狀的生活就是不再前行的船,再也無法追上時代前進的步伐。一定要抓緊每一秒鐘的時間來學習,要明白學習不是學生的專利。小聰明的人最得意的是:自己做過什麼?大智慧的人最渴望的是:自己還要做什麼?
小聰明是戰術,大智慧是戰略;小聰明看到的是芝麻,大智慧看到的是西瓜。
在這個世界上,既有大人物,也有小角色,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活法,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瀟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誰也勉強不了誰。但是,小聰明只能有小成績和小視野,大智慧才能有大成就和大境界。小企業看老闆,中企業看制度,大企業看文化。
小公司與大企業都有生存之道,沒有好壞之分,但對一個人不同階段的影響會不同。
小公司肯定想要發展為大企業,這是一種目標,年輕人也要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制定目標。畢業幾年的你,是否經常會怯場或者是感到沒有底氣?居安思危絕對不是危言聳聽!此刻打盹,你將做夢;此刻學習,你將圓夢。在競爭激烈的人生戰場上,打盹的都是輸家!
每個人在年輕的時候似乎都豪情萬丈,什麼都不怕,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天想著房子、工作、養家餬口這些俗事兒,再也沒有年輕時那種敢於"上天探星、下海撈月"的勇氣了。是我們改變了生活,還是生活改變了我們?我們的思想越來越複雜,因為有了越來越多的捨不得、越來越多的顧慮,我們總是在徘徊、總是在猶豫。畢業開始一兩年,生活的重擔會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挫折和障礙堵住四面八方的通口,我們往往在壓迫得自己發揮出潛能後,才能殺出重圍,找到出路。可是兩三年後,身上的重擔開始減輕,工作開始一帆風順,我們就鬆懈了下來,漸漸忘記了潛在的危險。直到有一天危機突然降臨,我們在手足無措中被擊敗……畢業這幾年,仍然處於危險期,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好好打拼,這樣才能有一個真正的安全人生!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如果你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就不能畫地自限,而是要勇於接受挑戰。對畏畏縮縮的人來說,真正的危險正在於不敢冒險!
年輕人在社會的重壓下,適應能力已變得越來越強,只是他們不自覺地習慣被環境推著走。他們不敢冒險,怕給自己帶來終身的遺憾,於是告慰自己:"我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家人,因為我已竭盡全力。"其實,人只有不斷挑戰和突破才能逐漸成長。長期固守於已有的安全感中,就會像溫水裡的青蛙一樣,最終失去跳躍的本能。
經歷了這幾年社會生活,你應該明白:這個世界上有富也有貧,有陰也有亮,有丑也有美,到底看到什麼,取決於自己是積極還是消極。在年輕時學會勤勉地工作,用一種光明的思維對待生活,那麼,只要張開手掌,你就會發現,裡面有一片燦爛的人生。
把感恩刻在石頭上,深深地感謝別人幫助過你,永遠銘記,這是人生應有的一種境界;把仇恨寫在沙灘上,淡淡忘掉別人傷害過你,學會寬容,讓所有的怨恨隨著潮水一去不復返,這也是一種人生境界。
學會倒出水,才能裝下更多的水。從畢業那天開始,學會把每天都當成一個新的起點,每一次工作都從零開始。如果你懂得把"歸零"當成一種生活的常態,當成一種優秀的延續,當成一種時刻要做的事情,那麼,經過短短幾年,你就可以完成自己職業生涯的正確規劃與全面超越。
在職業起步的短短道路上,想要得到更好、更快、更有益的成長,就必須以歸零思維來面對這個世界。不要以大學裡的清高來標榜自己,不要覺得自己特別優秀,而是要把自己的姿態放下,把自己的身架放低,讓自己沉澱下來,抱著學習的態度去適應環境、接受挑戰。放下"身段"才能提高身價,暫時的俯低終會促成未來的高就。
年輕人從校園或者從一個環境進入一個新環境,就要勇於將原來環境裡熟悉、習慣、喜歡的東西放下,然後從零開始。我們想在職場上獲得成功,首先就要培養適應力。從自然人轉化為單位人是融入職場的基本條件。一個人起點低並不可怕,怕的是境界低。越計較自我,便越沒有發展前景;相反,越是主動付出,那麼他就越會快速發展。很多今天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在職業生涯的初期都是從零開始,把自己沉澱再沉澱、倒空再倒空、歸零再歸零,正因為這樣,他們的人生才一路高歌,一路飛揚。
在畢業這幾年裡,我們要讓過去歸零,才不會成為職場上那只背著重殼爬行的蝸牛,才能像天空中的鳥兒那樣輕盈地飛翔。請好好品味一下傑克·韋爾奇說過的一句話:"糾正自己的行為,認清自己,從零開始,你將重新走上職場坦途。" 吐故才能納新,心靜才能身涼,有捨才能有得,杯空才能水滿,放下才能超越。
歸零思維五大表現:
心中無我,眼中無錢,念中無他,朝中無人,學無止境。
年輕人難免帶著幾分傲氣,認為自己無所不能、所向披靡,其實不然,初入職場的新人還是個"嬰兒",正處在從爬到走的成長階段。在畢業這幾年裡,一定要讓自己逐步培養起學徒思維、海綿思維、空杯思維,具有這樣思維的人心靈總是敞開的,能隨時接受啟示和一切能激發靈感的東西,他們時刻都能感受到成功女神的召喚。
訂閱:
文章 (Atom)